本報訊 (記者郜蓉通訊員張慶麗)昨日,記者從太原市市政總公司獲悉,經過多方努力,大同路污水管線施工中首次使用了一項新工藝,成功將北中環橋排水管線經大同路接入新建路主管線,減少了路面的大面積開挖,又縮短工期。我市對大同路污水管線實施改造,修建範圍是從森園南街至勝利街,全長近800米。改造後,污水管線的管徑全部更換為1.2米寬的主管線,排水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施工中,工程人員發現大同路沿線地質環境較差,流沙嚴重,水位較高,施工空間狹小,地下管線錯綜複雜。如果沒有任何支護措施,而直接採用傳統工藝施工,容易破壞地基,還極有可能破壞其他管線及鄰近建築,且施工時間長,對城市交通影響大。針對上述情況,負責此項工程的市政工程總公司第三工程公司積極尋找多種解決方案,並邀請專家論證,最終決定選用樹根樁外側旋噴樁支護的新工藝,作為頂管施工的保護措施。前期準備工作中,施工人員用直徑40釐米的樹根樁作為管線周邊的支護井,然後在樹根樁井的四周用高壓註漿混凝土,並增加鋼筋作為支撐,不僅增強了地基的粘聚力,而且增加了地下土壤抗側向移動的能力。該工藝在我市屬於首次使用。堅強的支護措施為下一步的頂管施工奠定了扎實的基礎。頂管施工開始後,項目部還聘請了上海專業的物探公司,採用先進的物探設備(瑪拉地質雷達測量儀)探明該工程全路段地下管線位置、走向及深度,併進行精確測量,合理確定了頂管推進的通道。頂管過程中,為防止路面沉陷,確保地上、地下構築物不受影響,在樹根樁外側每4米距離處放一根註漿管,並及時對管體四周的縫隙填充水泥漿,使其密實堅固。而且,為了機頭頂進安全,工程人員採取了機頭加固措施,機頭進洞時將機頭與後面的五節管線用拉桿連接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從而使機頭沿著導軌方向順利頂進。在全線近800米的頂進過程中,管線順利通過了流沙層、土體鬆軟的河道等,而且沒有對地基以及地上建築物造成破壞。經過近四個月的晝夜奮戰,到本月初,近800米長的頂管全線順利貫通,為今後在複雜地質條件下地下管線的頂管施工積累了更多的好經驗。  (原標題:地下管線頂管施工有了新工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o85xoidb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