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李瑞寧
  本報記者 冀 業
  網絡新媒體的洪流帶來新聞信息生產傳播模式的流程再造與轉型升級。這是一場存量改革,是一系列涉及體制機制、利益調整等深層次問題的深刻變革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首先是人的融合,關鍵要最大限度地引人、用人、留人
  本月,人民日報客戶端出世滿月,人民日報法人微博迎來兩周歲。剛滿月,客戶端用戶數即突破410萬;僅兩年,法人微博粉絲數超4600萬,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微博。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何為重中之重?
  “媒體的職責就是提供信息服務,人在哪裡,我們的服務就理應跟到哪裡。”7月22日,新媒體論壇暨人民日報法人微博創辦兩周年研討會上,人民日報社社長楊振武指出,“互聯網強調‘用戶中心’,傳播的基礎就是用戶。媒體的發展要贏得未來,必須強化用戶意識,把占有用戶、發展用戶、集聚用戶作為重要抓手,貫穿於媒體融合發展的全過程、各方面。”
  媒體融合,首先是人的融合
  7月的日喀則吉隆縣吉隆溝,比以往熱鬧了一些。這裡曾是西藏最大的陸路通商口岸,有“西藏最後的秘境”之譽。吉隆口岸再次正式通關,人民日報駐西藏記者韓俊傑從拉薩驅車700公里前去採訪。
  “幾年前剛來西藏,出門採訪帶上相機、紙和筆就夠了。現在可不行了,背包里全副武裝時刻準備著。”拉開韓俊傑的雙肩包,只見筆記本電腦、無線網卡、相機、錄像機、錄音筆、智能手機、充電寶及便攜三腳架,一整套全媒體記者的裝備。
  在網絡新媒體的洪流中,“韓俊傑們”已適應從單純為報紙供稿到向網站、微博、客戶端、二維碼等多平臺提供內容的轉變。“以往稿件見報是終點,現在稿件完成只是起點”,韓俊傑說。
  一線記者採訪包里的變化,反映著背後新聞信息生產傳播模式的流程再造與轉型升級。
  人民日報在媒體融合上的努力,副總編輯馬利概括為三大融合:以建設報社“全媒體新聞大廳”為核心,優化重構採編流程,在打通全報社採編力量、報道資源上實現融合;以鞏固壯大法人微博和規範發展客戶端為核心,在傳播渠道上實現融合;以發揮人民日報深度報道和理論、評論等優勢為核心,在加強話語體系和內容建設上實現融合。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首先是人的融合,關鍵要最大限度地引人、用人、留人。”馬利在對國內外媒體發展新媒體的長期調研觀察基礎上,得出這一結論。
  剛剛經歷組織機構調整重塑的上海報業集團解放日報副總編輯馬笑虹,對此有著更切身的理解和體會,“媒體融合發展,對主流媒體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1月1日,作為上海報業集團成立後推出的第一個新媒體項目,由解放日報社出品、只在互聯網上發行的收費資訊類產品“上海觀察”正式上線。在當前環境下,預付費閱讀定價每月10元的“上海觀察”,已收穫了16萬付費用戶,客戶端下載量達25.3萬,在同類收費產品發行中實屬不易。
  馬笑虹表示,“上海觀察”運營半年的良好成績,不僅初步培養鍛煉了一支新媒體運作隊伍,也證明人才融合對黨報採編團隊內容生產觀念和方式的轉型功不可沒。
  據介紹,目前“上海觀察”團隊只有15人,除了管理層和技術團隊5人,內容團隊中有4人來自《解放日報》,2人來自《新聞晨報》,1人來自《新聞晚報》,運營團隊中2人來自《解放日報》,1人來自《新聞晚報》。
  但優質內容的生產傳播者卻遠超這“七八條槍”。原來,《解放日報》的所有編輯、記者都為“上海觀察”供稿,還有許多來自上海、北京、香港等地的媒體、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外援”作者,再加上10餘名海外特約作者,“上海觀察”的作者智庫隊伍達100多人,並且仍在不斷擴展。
  “我們的目標是繼續培養一批統籌大局、把握大勢,勇於擔當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又掌握新媒體、熟悉互聯網的複合型人才,積累可複製的融合經驗。”馬笑虹說。
  人在哪裡,服務就覆蓋到哪
  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技術的迅猛發展,開啟了傳播者與受眾的全新關係,二者正在融合為一體。“用戶在哪裡,我們就覆蓋到哪裡”的融合理念已深入人心。
  截至6月底,中國移動4G用戶突破1000萬人,4G終端出貨量超過1890萬台,全國超過300個城市可以享受到4G網絡服務。全國4G基站約40萬個,相當於美國三大運營商基站數量的加總。這也為媒體深度融合、構建現代化的立體傳播體系帶來了新的契機。
  為應對移動化浪潮,一支4G手機電視平臺“國家隊”正在緊鑼密鼓籌備。央視、中國移動、上海浦東新區三方戰略合作,積極推進4G移動終端內容聚合及集成播控平臺建設。中國移動4G手機電視平臺的搭建,將使央視媒體融合直接跨入4G新媒體核心領域,這個中國最大的手機電視平臺,將為用戶帶來新的融合體驗。
  為搶占4G時代媒體融合制高點,新華社日前推出了更加註重用戶體驗的客戶端。在移動互聯網技術支持下,“新華社發佈”可支持用戶智能定位,實現新聞智能推薦,方便自主訂閱分享。
  號稱4G元年的2014年夏天,一款還在測試階段的新媒體產品因為帶給讀者罕見的互動體驗,悄悄火了起來。近期一些熱點事件的新聞來源和獨家深度解讀都指向了一個名字:“澎湃新聞”。
  作為上海報業集團改革後公佈的第一個成果,上海報業集團社長裘新的期待是,“澎湃”要成為“中國第一個新聞問答產品”。它通過與讀者互動,分辨事件中的真相和謠言,並將核實結果實時更新,優質評論和互動會轉化為內容在首頁呈現,增強社交屬性和黏性。
  點開“澎湃”客戶端,可以看到“提問”和“跟蹤”兩大功能,前者幫助讀者發問,後者便於讀者對感興趣的主題進行相關閱讀並長期跟蹤閱讀。而讀者的提問能否順利融合成新聞生產的一部分,取決於能否吸引足夠多數量的活躍用戶,對問答內容的評價依據主要來自讀者受眾的“點贊”,而非領導表揚。在此方面,“澎湃”工具理性已鋒芒初露。
  “內容的創新、技術的升級、渠道的拓展、觀念的更新等要素固然重要,但各種要素發揮最大效用,離不開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全程參與人民日報微博、微信、客戶端融合探索的新聞協調部副主任丁偉,對此深有體會,“傳統媒體只有創新頂層設計、完善體制機制,方能百分百釋放人才核心競爭力,媒體融合發展才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機制創新,唯一靈丹妙藥
  較之於傳統銀行與互聯網金融、傳統零售與網絡電商,傳統媒體在互聯網變革中面臨的挑戰與壓力絲毫不遜。諸多挑戰中,逐漸落後的管理體制機制如何適應新變化,成為國內外媒體管理者面臨的首要問題。
  日前,一份由《紐約時報》調研完成的《創新報告2014》在媒體曝光,引發業界高度關註。報告主要回答了像《紐約時報》這樣的傳統媒體如何順利實現媒體融合、數字化轉型這一複雜問題。這份長達96頁的報告歷時半年完成,採訪了數百名《紐約時報》員工、幾十位其他媒體高層及大量讀者,同時對《紐約時報》內部數據進行了深入剖析。
  報告明確指出《紐約時報》在融合轉型方面存在的問題:過度重視印刷版,產品在社交媒體上的推廣力度不夠;大批編輯,包括許多負責人不熟悉網絡,許多部門甚至缺少瞭解如何評估數字化工作的編輯;捨不得放棄一些失敗的數字化產品;現有數字人才流失,而新的數字人才難以招聘;缺少有組織的標簽系統以及管理稿件的大數據解決方案等。
  為應對這些問題,報告也為管理層提出了實用的破題方案:註重受眾發現與拓展、編輯部職能調整、社交媒體推廣、創建數據分析和戰略分析部門、跨部門協作、數字人才招聘,應在上述方面採取更有力的變革措施。
  部分媒體觀察人士認為,雖然美國報業衰退跡象比中國出現的要早幾年,各大報紙採取的轉型舉措五花八門、優劣不一,但與目前中國報業的發展探索相比,並沒有明顯領先一步的治本之策。相比之下,中國媒體的融合發展思路具備一定的“後發優勢”。
  “可以想象,如果不從機制體制上創新變革,當未來5到10年網絡技術再次發生變化,又出現其它新媒體產品時,美國報業又將出現巨變”,上海報業集團一位記者的預測令人警醒。
  “內部管理創新,這是擺在全球傳統媒體面前共同的困境和難題”,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應用理論研究室主任徐升國認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萬應靈丹”,“唯一的出路就是主動適應讀者與時代、迎接變化與挑戰,根據自身特點進行深度變革”。
  “與以往改革從增量做起大為不同,實現融合發展不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而是一場存量改革,是一系列涉及體制機制、利益調整等深層次問題的深刻變革”,中央電視臺相關負責人說。
  “媒體融合發展是一項大戰略。我們的新事業還在融合之中,還在磨合、嫁接、孕育之中。磨合會擦出火花,嫁接總有傷痕,孕育難免陣痛。我們需要勇氣,需要耐心,更需要自信、信心和信任”,馬利對未來的寄語鏗鏘有力。
(編輯:SN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o85xoidb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